培土、埋肥,这个冬天,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北场村栗农孟昭华,一直在自家栗园里忙活。“这些可是‘摇钱树’,得小心伺候着。”孟昭华笑呵呵地说,他家的板栗丰收,收入了十几万元。 宽城山场面积广阔,适合板栗产业发展。但由于产品结构单一、深加工产品少、品牌开发不够,宽城板栗同其他农产品一样,一直走不出价格大起大落的怪圈。2009年底,该县引导宽城恒泰矿业集团转型食品加工业,投资3.6亿元收购扩建了承德神栗食品有限公司,并向栗农做出三项承诺:收购全县所有板栗,高于周边地区收购价格,企业盈利为农民返还红利。三项承诺有效解决了栗农卖栗难的问题,避免了丰产不丰收的现象。该县由神栗公司牵头成立全县板栗合作总社,并以乡(镇)、村为基础建立20个分社,吸引近3万户栗农成为合作社成员,形成“公司+农户+基地”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。 以神栗公司为依托,该县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、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专家对栗农进行技术培训,使每个栗农都能掌握种苗繁育、种植管理、施肥用药等技术规程,强化栗农操作与企业技术、产品要求的连续性和一致性。栗农与企业之间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,农忙时负责板栗栽培管理,农闲时到企业从事车间生产,最大限度地增加栗农收入。目前,全县板栗产业每年使农民人均增收1100元。 扩大板栗栽植规模,提升企业加工能力。该县每年安排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不低于1000万元,引导扩大板栗栽植规模;结合退耕还林和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,在长城沿线的峪耳崖镇、碾子峪镇等板栗老产区推动板栗提质增效;在宽城镇、板城镇等乡镇拓展新基地,并出台奖励扶持政策,鼓励种植大户推广规模化经营,集中连片种植5亩至100亩,每年每亩补助200元,种植100亩以上的每年每亩补助300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