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文化 新闻 教育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生态 娱乐 体育 质监 交通 法治 能源 农牧 食药 健康 时尚

保险

产业动态 口岸信息 财经数据 招商引资 企业聚焦 商会协会 银行 综合理财 证券 要闻 观察 政策法规 消费购物

警惕新型“匿名举报”电销诈骗!企业及个人需加强防范

来源:正北方网 作者:user 人气: 发布时间:2025-09-11
摘要:近期,富德生命人寿阿拉善中心支公司一名内勤工作者接到一通匿名电话,一味地问工作人员你的事要怎么处理?工作人员询问对方是谁,是什么事,对方均拒绝回答。稍后,公司领导收到一条陌生短信,表示工作人员举报公司拖欠工资,逃避税务问题和存在消防安全等问

  近期,富德生命人寿阿拉善中心支公司一名内勤工作者接到一通匿名电话,一味地问工作人员“你的事要怎么处理?”工作人员询问对方是谁,是什么事,对方均拒绝回答。稍后,公司领导收到一条陌生短信,表示工作人员举报公司拖欠工资,逃避税务问题和存在消防安全等问题。经核实。这是一种新型电销诈骗手段,已在多地出现,不法分子通过电话骚扰、匿名短信举报等方式,制造恐慌情绪,企图实施敲诈或套取敏感信息。以下是典型案例还原及风险提示,请广大企业和员工提高警惕!

  诈骗手法解析

  第一步:匿名电话试探:诈骗分子随机拨打个人电话,以模糊话术(如“你的事怎么处理?”)制造紧张感,但拒绝透露具体身份或事项。目的是试探受害者反应,筛选易受威胁目标。

  第二步:伪造举报短信施压:随后,诈骗分子向受害者所在公司领导发送匿名短信,谎称该员工“举报公司拖欠工资、偷税漏税或消防隐患”等,利用企业惧怕监管的心理,企图引发内部猜疑,甚至逼迫企业联系诈骗分子“协商解决”。

  第三步:最终目的

  对企业:以“撤销举报”为名索要封口费。

  对个人:诱导点击钓鱼链接、套取银行卡或账号密码等信息。

  风险提示:企业及个人如何应对?

  对企业建议:收到匿名举报信息时,第一时间通过正规渠道(如税务、消防部门官网电话)核实真伪,切勿直接联系短信中的陌生号码。内部沟通澄清,避免因误解引发员工关系紧张。定期开展反诈培训,提升全员防范意识。

  对个人建议:接到可疑电话时,坚持“不透露、不转账、不点击”原则,果断挂断并标记骚扰号码。若遭遇“冒充举报”威胁,保留通话记录、短信截图等证据,及时向公司说明情况并报警。通过官方平台(如“国家反诈中心”APP)举报诈骗行为。

  谨记!

  政府部门不会通过匿名电话或短信处理举报事项。

  任何以“内部爆料”“私下解决”为由索要钱财的行为均属诈骗。

  扩散提醒身边人!提高警惕,避免落入诈骗陷阱!

责任编辑:user